现代深圳的传统追寻 舞龙醒狮闹元宵 深圳舞狮队-深圳舞狮表演-华术舞狮前日下午,深圳市龙岗区南岭村社区会堂一片欢歌笑语,锣鼓喧天。在优美的乐曲声中1900多名居民和当地中外企业员工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度元宵佳节。 陈健聪 甘雪明 彭颂望 摄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昨日,第四届“欢乐闹元宵”活动在莲花山脚下的中心书城广场热闹展开。

年轻的深圳,南来北往的人们除了感受到吃元宵、赏花灯、皮影戏、捏泥人儿等传统节目,还能欣赏到深圳独特的平湖纸龙、坂田永胜堂麒麟舞、松岗七星狮舞,并享受已有110多年历史的“合成号”传统小吃。

中心书城广场位于深圳福田中心CBD区域,这个平素极富现代感的区域昨日铺满传统喜庆的大红大绿,让来往市民感受了时尚与传统的交融。

专题策划

吕冰冰

撰文

南方日报记者 苏妮

“我希望儿子知道更多传统习俗”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在昨天的第四届“欢乐闹元宵”的活动现场,有《平湖纸龙》、《上川黄连胜醒狮舞》、《大船坑舞麒麟》等6个项目参加展演,有50个项目参加了展示,现场还设有灯谜、蛇皮画、汤圆等可供市民边吃边玩。

上午11点,广场上的人们越聚越多,在极富现代化设计感的深圳文化地标深圳音乐厅、深圳图书馆和深圳书城之间,“闹元宵”的活动拉开序幕,平湖纸龙首先亮相,随着后上川黄连胜醒狮、坂田永胜堂麒麟、松岗七星狮等纷纷出动,一时间锣鼓喧天,鼓点如落雨下,现场一片欢腾。

舞龙舞狮舞麒麟处处都有,但是根据地缘文化和历史传统不同,各地的龙狮麒麟却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

昨日在现场展演的项目都是独具深圳特色的区、市、省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已荣登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松岗七星狮舞》就极具浓郁鲜明的岭南地方特色。尤其在“逗蛇”环节,表演者需长时间以舞蹈形态与活眼镜蛇缠斗,为狮舞表演所罕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俗学价值及艺术审美价值。

家住福田的许女士一大早带着儿子来到书城中心广场参加闹元宵的活动,她告诉记者,自己是河北邯郸人,但是多年前定居深圳,儿子也是在深圳出生长大,几乎没有见过那些传统的捏泥人、吹面人儿之类的传统手艺,所以今天特地带着孩子来看看。

许女士的儿子正在一旁拿着糖捏着的“唐僧”糖人儿玩得不亦乐乎。而在座椅的另一端,来自陕西的刘阿姨则兴致勃勃地翻看着手中的项目介绍。

刘阿姨说,传统的习俗会让人们在玩乐中增进感情,“心情得到放松”。

民俗活动让深圳人有“家”的感觉

与北京、西安等民俗厚重的地方相比,深圳与传统民俗的距离似乎更加遥远,然而如果细探深圳各区,宝安龙岗、上沙蛇口……处处都有传统元宵习俗的身影。

胡江平在深圳从事多年本土文化研究,他研究认为,深圳东部的原住民以客家人为主,深圳西部的原住民以讲白话的本地人为主。可谓是“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地域和语言的不同呈现了深圳本土历史与文化的丰富多样”。

事实上,在岭南深圳,罗湖的原住民传统种植甘蔗,很多时候吃甘蔗讨彩头,在福田下沙,大盆菜是原住民元宵节必备的习俗,不仅是宗族姻亲团聚沟通的方式,也是外地人旅游参观多会选择尝试的“风味佳肴”。

在观澜,客家人用客家狗肉、酿豆腐、客家焖鹅、猪肉焖咸菜等丰盛的菜式慰劳家人、招待亲友,其中焖肥鹅年菜最具特色,也颇具名声。在南澳,长年生活在传上的渔民会舞起草龙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而在蛇口,走街串户品“开丁茶”,互送吉祥祝福更是隆重而美好的风俗。

当人们越来越热衷过“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洋节时,这些原本从祖辈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并不会常被人领略到。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蔡惠尧是土生土长的松岗人。说到深圳的元宵民俗,他尤其感慨,“我记得我们小时候,深圳有很多有意思的习俗,尤其是人与人的沟通方面。比如那个时候我们村子里各家各户都做小吃,一户人家做小吃,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回来帮忙。每逢春节、元宵节等节日,村子里亲戚朋友相互走动拜访,尤其能够加深感情。所以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市民看到传统佳节的热闹,同时能把传统的习俗传递下去”。

来深十年,刘阿姨已经把深圳当家,每到春节,刘阿姨都会全家出动到深圳各处“看热闹”。“每年春节全家齐动员的固定节目是去爱国路的花市”,刘阿姨说,深圳居民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民,多一点民俗活动会让人觉得有家乡的感觉。

少了宗族血缘也不少感情

“欢乐闹元宵”活动至今年已经是第四届,与以往相比,今年新增的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合成号”传统小食展示尤其新颖。

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程太介绍,“合成号”是深圳本土品牌,至今已经有110多年的历史,是深圳传统小吃中的知名品牌之一。

按照制作方法,“合成号”传统小食主要分为油品类和糕品类,较著名的品种有油角、糖环、艾果、松糕、鸡椿角、云片糕等,口感甜糯香脆,风味各异。百余年来,它一直由民间手工生产,是深圳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技艺,有着明显的手工技艺特征、民俗特征和南方小吃特征,以及较高的历史价值、传统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工艺价值,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合成号”帮忙的曾柳英是沙井本地人,为人和善的她被村子里的人称作“英姑”。她向记者将其往年做小食的故事。

“以前条件不好,人们不像现在有这么丰盛的食物吃,所以做这些小食是很隆重的大事。我们在农忙时,很早就开始准备米和工具,等到农闲的时候家家户户开始做小吃。一家做小食全村的人都会赶过来帮忙,大家围坐一起,有的用饼锤锤饼,有的用饼模子……往往是大家一边做小食一边唱起歌来,这样不仅小食会很快做好,大家的感情也会越来越好”。

如今,在深圳博物馆新馆的深圳史的常设展览中,参观者也能看到高仿真的民俗场景,围坐在大榕树下的村民们一如当年敲打着饼锤,在空旷的展厅里回荡着乒乒啪啪的声响。

在缺衣少食的年代,人们会把做出来的小食一直放着当早饭和午饭吃,“早上和中午吃一餐,一直要吃到五月,所以春节农闲的时候要做很多”。英姑也告诉记者,在沙井,做小食是亲戚朋友们的一种沟通方式,那边的人们还同样流行着另一种元宵节的习俗“结缘”。

“元宵节一大早,我们就会带着爆米花去拜访邻居朋友。特别是以往有口角过节的邻居,我们去了就说,以往的矛盾口角都一笔勾销,明年什么怨仇都没有了”。

这个习俗在今天的沙井仍然保存,尽管今天的村民们也经历了世事变迁。“改革开放之初,村里的人有了钱,就纷纷在村外面建房子,每家都是单家独栋,邻居少了,沟通也少了,感觉人情也淡了很多,但是现在村里开始搞集资建房,村民们又住到一起,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又回来了,这个结缘的习俗到今天村民们还有”。

听了蔡惠尧的讲述,市民张小姐感叹说,“结缘这样的民俗真的应该好好推广,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少了宗族血缘的联系,人与人之间特别。如果这个习惯能够发扬的话,会让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

开发保护让“非遗”贴近市民

站在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人更加珍惜传统的文化和习俗,这也正是今天的深圳人重视和渴求传统习俗的原因之一。

在闹元宵的现场,逾万的人流量穿梭,在看新鲜之余,市民刘先生认为自己也是在寻找一种身份和文化的认同,在中学任教的刘先生说,自己是第二代移民,初中随父母到深圳,小时候每年会回老家过年,不知何时始,就已经开始在深圳过年了,“深圳就是我的家了,深圳的传统民俗让我感受到对文化和身份的认同,觉得特别亲切”。

刘先生希望,深圳的民俗展示不要仅仅是在元宵或者春节,平时应该更多地让民俗走进市民家中。”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细流,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传承下去,在此前举行的第七届深圳文博会上就已经引起极大关注。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政府面临着的一大考验。

王程太介绍,深圳市从2005年开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宣传保护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下,目前已经形成了市、区、街道(项目单位)三级全覆盖、立体式保护体系,进行“非遗”保护工作 实力雄厚设备一流 

  • 发表评论
  • 用户:  验证码: 点击更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深圳龙岗坂田地铁B出口杨美村33号一楼.深圳舞龙舞狮表演艺术团 百度搜索